首页
推荐
公告
登录
注册

推荐日志 周总理的这张照片, 为何能令无数国人为之落泪

2020/2/27 | 作者:网络 | 6686次阅读 | 收藏 | 放松 |

这张照片,诸位肯定看过很多次了,面对这张照片,总有一种要流泪的感觉。关于照片的出处,有些朋友或许还没有了解当时的背景与故事,今天我们就来说一说。

(从照片还隐约可以看出,总理眼含泪花)

1973年6月9日,周总理陪同越南党政代表团访问延安。当天,飞机一抵达延安机场,面对着前来接机的延安地委和群主,总理说道:“我又回到家里来了!”

这是总理阔别延安26年后首次回访,其实1973年大家都知道,当时周总理已经确诊为膀胱癌,身体虚弱的总理仍打起12分的精神,陪同外宾参观,与当地干部谈建设,与群众叙家常。

这期间还有一个插曲,总理到延安之前,办公室的同志多次打电话给延安地委,讲明:外宾住延安宾馆,总理可安排住南关招待所(原陕甘宁边区政府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司令部交际处)。

这样的安排,地委工作人员很不理解,觉得总理应得到高规格的接待。其实总理的心思想想也能参透,他是想借陪外宾参访之际,看一下延安,与群众聊聊天,与省、地委同志谈谈工作。

当天下午5点半左右,总理与当地干部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时任延安地委副书记、行署副专员的土金璋介绍道,“延安地区14个县,130多万人口,南边7个县群众生活还可以,北边7个县群众生活很贫困。最近我到子长县李家岔村去看了一下,那里群众连苞谷面都吃不饱,其中有一家五口人合盖一床被子。”

听罢,总理深深沉思许久,语气甚是沉重,说道:“战争年代都没这样苦!”其实大家都知道,当时生活条艰苦是多方面的,既有政策因素,也有地理环境因素,这里不做探讨,且说后面。

总理说:“延安抚育了我们,使我们取得了全国革命的胜利,可是延安的农业还很落后,我们对不住延安人民。”

总理到了延安就引起了轰动,到了延安怎能不见一见当地群众、老街坊。周总理走进一个老街坊的窑洞,眉头便锁了起来。眼前的贫穷情形,一国总理自然会感到心里难受。

事后,总理请老街坊到招待所就餐,主食是小米饭。老街坊大口大口地咀嚼甜美的小米饭,吃到最后,还要了一碗白开水,将碗里的小米粒冲着喝了下去。

看到眼前这一幕,总理眼眶红了。他吃不下饭,默默注视着他,眼泪溢出,漫过他消瘦脸颊。总理怕人看到,赶紧擦去泪花。但是,周恩来落泪的景象没有瞒过在场的人们。

此时的周总理是懊悔的,懊悔自己不应大口就餐,因为群众甚至连米饭都吃不上。当晚,警卫员发现总理一直阴着脸,眼神发直,情绪低沉,如同非常难过,呆呆地坐在沙发里一动也不动……

在地委同志准备的宴席上,总理酒也不喝,大米饭、白面馒头也不吃,只简单地吃了一小碗小米饭。总理边吃边说:“延安小米真好吃,真香!”工作人员想劝他多吃一点,总理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延安人民生活还很苦,我怎能吃得下去呢?”

就是在这个宴席上,总理向地委同志提出了“延安三年变面貌、五年粮食翻一番”的要求,得到省委地委同志的肯定回答,总理这才倒满酒杯,和每个人碰杯为誓。

这里在插一个小故事。我们都知道,总理无儿无女,但有一个侄子周秉和。

总理对延安的感情自不必多说,亲自为延安规划蓝图,制定建设计划。在1969年冬天时,还安排侄子到延安枣园插队锻炼,要他在延安接受再教育,扎根延安,建设延安。

由于周秉和表现好,插队不到两年就被推荐参军入伍了。总理知道后很生气,认为秉和来延安插队时间不长就离开很不应该,而且有走后门的嫌疑。总理就通过陕西省委和兰州军区把秉和从部队调回来,到延安河庄坪公社农村插队。

周秉和年轻气盛,回到农村后情绪有波动也是正常的,他给总理和邓大姐写了信。当地土金璋同志正好在北京,邓大姐便将他接到家中拜托他,说:“总理和我希望你做秉和的监护人,把他管起来,加强对他的教育。”每月邓大姐自己掏腰包给秉和10元零花钱。后来周秉和在农村劳动得好,入了党,当了民兵连长。

话说回来,6月10日上午,总理陪外宾离开延安。临走时,他对送行的群众说:“延安建设好了我再来!”但3年后,总理与世长辞,再也没能回到他热爱的这片故土。


最新评论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

601条评论
      数据加载中,请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