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络问答社区知乎上的一则有关房子的问题火了。问题描述是这样的:
到笔者动笔为止,目前这个问题有49960人关注,17072851人浏览,共有4177个回答。
目前最高票的回答讲述了一个北大本硕博连读,之前在中科院工作,因为北京的“房子”问题而不得不逃离“北京”的故事。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叹息的故事,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挣扎,最后不得不放弃理想,无疑是痛苦的。
但需要知道的是,在通往理想的道路上哪有什么顺风顺水?说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丝毫不夸张。
拥有梦想是一件既幸运又伟大的事情,所以请一定要坚持下去,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就算最后失败,至少努力过就足矣。
1.
世界虽疯狂,但理想需要脚踏实地
有没有一种错觉?在这个时代,每个人的野心都在变大。看着新闻里一大票的同龄人不是创业融资千万就是跟对老板月薪五万(对,就是自媒体圈的那个谁),你着急了。
你不甘心每天只做着无聊的边边角角的工作,你不满足于每个月四五千块的工资,每天领导在你耳边的谩骂让你想要迅速逃离这份工作,找到下一个理想工作:领导工作能力强且和蔼,同事“不事”又有爱,手头的工作有前途又有钱途自己还喜欢。恨不得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
然而,你还是太naive。生活就像网络小说一样,是需要打怪升级的呀!在人生低谷的时候,更要学会小说主角身上那种积极乐观的精神,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问题。方案做的不好那就改到老板满意为止,只要学会积累经验下次不犯类似错误就好;活动效果不行,那就积极反思,主动与老板沟通结果,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嘛;在吐槽老板弱智,同事奇葩的时候,先看看自己有没有摆正位置,做到最好。
社会不是学校,可能你真的很努力了,但仍然因为一些非可抗力因素失败了。那么不妨坦然接受失败,再次积蓄力量,去尝试,去突破,失败可不就是成功之母么,随随便的成功还有什么意义么?随随便便的理想还是理想么?
2.
自身格局、眼界远比一套房子更有价值
看起来大家都在为了一套学区房而努力,目的在于能够跟上发展的步伐,紧紧拽住中产阶级的大门,生怕它什么时候会关闭。但是,你想过没有,或许房子才仅仅是你在大城市扎根的第一步,换言之,在大城市拥有一套学区房,仅仅是起点而非终点。在房子之后,你还有更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自身的看问题的格局、社会地位和资源整合能力是你安身立命的本钱。整天担心自己买不起房而被社会、阶级所抛弃才是让你丧失创造力的根源。
所以,无论是选择一线城市还是二三线城市,不必因为一套房子而迷惑,而要看到自己更适合在哪里,把自己的能力、未来目标、所选择城市所能提供的东西进行一个匹配,选出自己的最优解,然后努力下去,要知道,或许二线城市带给你的加速度远高于北京。
3.
是幸福安逸,还是坚持理想
变色龙之所能够在丛林里生存繁衍,有一个很重要的能力就是它的皮肤能够随时随地地根据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它才能够适应环境来达到保全自己的目的。人也是一样的,僵化的思维、不会拐弯的思维是无法很好地在人类社会中生存的。
老一辈的人(比如70年代那批大学生),可能真的有大学毕业几年就一步登天的机会,能够毕业几年迅速买房、在北京扎下根来,但是如今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这样的机会不存在了。这两年,北京的第一大任务就是疏解人口。根据京津冀一体化的要求,到2020年,北京市常住人口力争控制在2300万以内,城六区争取下降15%左右。
而国家发展的大的层面的政策是共同富裕和先富带后富。这也就意味着不会把有限的几个城市变成特大型城市,因为那样不利于共同富裕。想要实现更多地方城市化,那么逃不开的就是高素质的人口。也就是说要让各种生产要素均衡的流动,这里面也就包括了相对高级人力资源(也就是诸位了)。
其实,在二线城市,所带来的加速度或许并不比北京要差。知乎那个离开北京回到南京高校做科研的博士,一方面能够专心自己的科研,另一方面也能给孩子一个较好的教育环境,陪伴孩子成长,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双赢“。
现实纵然骨感,理想却足够丰满,能够支撑我们经受住千锤百炼,多年后,也许你在小城房中幸福安逸,而我,却依旧在大城市坚持着理想。